那一夜的蘭若寺•是場人性慾望的結界

那一夜的蘭若寺•是場人性慾望的結界

那一夜的蘭若寺•是場人性慾望的結界

  • 2019-02-19

中華戲劇學會專欄藝評人:柯香君                                                                                                                                                                                      

 

演出團隊:臺灣豫劇團

觀演時間:2019年1月13日(日)14:30

觀演作品:《蘭若寺》

觀演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豫劇版《蘭若寺》首演於2016年高雄春天藝術節,時隔三年,2019年開春,臺灣豫劇團再次公演進階版,全新舞臺設計、劇本編修,為豫劇團開創嶄新面貌。《蘭若寺》改編自《聊齋誌異•聶小倩》,聶小倩、寧采臣的人鬼情愛,是蒲松齡筆下「現實/理想」之照映,展現了作者獨特視角與美學背景。然奠定聶小倩、寧采臣、燕赤霞之經典形象,則是1987年由香港徐克監製的《倩女幽魂》電影。經典改編,實屬不易,《蘭若寺》正是大膽突破經典藩籬,企圖顛覆人鬼異世界之情愛,展舞一場窺伺人性慾望之異戀悲歌,其目的在掀動文化思潮背後的美學意念。

 

以「蘭若寺」為名,限縮時空,凝結於蘭若寺結界的短暫夜晚,整體節奏明快有序、結構精煉。一劇六場,前有〈序幕〉,後有〈尾聲〉。〈序幕〉揭開蘭若寺時空結界。第一場〈寧采臣〉。聶小倩對寧采臣人妖異戀。寧采臣對燕赤霞英雄愛慕。第二場〈聶小倩〉。展演蘭若寺狐妖異世界。第三場〈燕赤霞〉。寧采臣、燕赤霞同榻共眠、擾動情意。第四場〈燕赤霞〉。燕赤霞照見慾望、迷失自我。第五場〈聶小倩〉。聶小倩化身燕赤霞,媚惑寧采臣。第六場〈寧采臣〉。寧采臣對抗姥姥、無懼生死。〈尾聲〉妖魔心魔,終歸虛無。

 

《蘭若寺》以人物為分場,有別於以劇情為導向之分場模式,直指故事核心主軸,圍繞三位角色之愛慾糾葛。編劇劉建幗巧妙安排,以中場休息為中軸線,割裂上下場次,象徵鏡子正反照映。上半場堆疊角色性格、鋪敘際遇情愫,下半場鏡頭「由實轉虛」,藉由妖霧漫漫,掩蓋現實意志,散發慾望本質。在敘述手法上,除「人/妖」對比外,「現實(表象)/真實(內在)」亦是重心,以虛實真假交織,映襯人物內外反差,營造戲劇張力。

 

《蘭若寺》在原著架構下,將人物性格進行轉換,如寧采臣,原本是位正直書生,此時卻不敵燕赤霞誘惑,這不正是人性慾望的直現嗎!此外,透過燕赤霞「正義勇敢/迷失否定」的極致反差,直指人類對於自我慾望的壓抑與包裝,是道德的反動,也是社會枷鎖的爭脫。看似無慾無望的燕赤霞,成為最不易接受真實自我的人。而我們是否也如同燕赤霞,將真實自我包裹於糖衣中,矇騙著自己。

 

正如同樹鬚龍所言,人類複雜情感讓他難以理解。情感主線如何敘事分明,讓觀眾掌握核心,當視劇作架構之完整性。為突破性別框架,特別將寧采臣性別轉向,雖大膽跳脫經典,然與燕赤霞間「英雄式」愛慕,在燕赤霞迷失後亦冰消瓦解,兩者間缺乏有力的內在聯繫。單方面的情感,讓同志議題顯得單薄而無說服力。《蘭若寺》人物角色,從原著雙向愛情,變成單向結構,「聶小倩對寧采臣」之愛戀、「寧采臣對燕赤霞」之愛慕、「燕赤霞對燕赤霞」之自傲。最終寧采臣無畏的犧牲,其死亡所欲彰顯的究竟為何?是對聶小倩的「感念與同情」?還是對燕赤霞的「灰心與失望」?抑或是對自我的「肯定與救贖」?

 

《蘭若寺》雖以愛情為詮釋視角,以性別無差闡釋愛之多元,然最終目的在於揭露道德謊言,窺伺慾望本質。劇作主題意識,從原著虛實互涉「人鬼相戀」之團圓喜劇,走向內外一體「尋找自我」之悲劇課題。以悲劇撥開蘭若寺那一夜迷霧,並以此消彌三者間之愛慾糾葛。原本膽小懦弱的寧采臣,卻能挺身對抗姥姥,其背後隱藏著另一個主題「愛」。因為對聶小倩有同情,對燕赤霞有愛慕,所以犧牲性命也是寧采臣心中另一個自我慾望之展現。

 

《蘭若寺》保留了傳統身段功法,以梆子聲腔曲調,奠定本劇主要基本元素。劇中特別安排旦角蕭揚玲反串生角寧采臣,除了是人物性格考量外,更在呼應同志議題。蕭揚玲唱腔溫潤柔和,符合寧采臣憨厚老實性格,尤其古寺中與燕赤霞同榻共眠,內心羞澀之幽微轉折,娓娓唱來,甚是動人。劉建華唱功厚實飽滿,一如道士內斂而沉穩;張瑄庭嗓音高亢尖拔,仿若嬌俏良善之狐妖小倩。此外,控制結界之千年樹妖姥姥,由王海玲「賣聲不賣身」擔綱演出,嚴厲媚惑之音聲流竄而出,讓劇場頓時化作幽暗森林,置身於結界場域。

 

「跨界演出」是目前臺灣傳統戲曲新編戲碼演出常態,尤其結合多媒體已成為慣用模式,臺灣豫劇團近期不論於劇本或舞臺,亦逐漸跳脫傳統戲曲演出形態。2019年《蘭若寺》特別邀請現代劇場楊士平教授跨界執導,企圖打造融合現代與傳統的劇場新視野。此次以兩棵盤根古樹為舞臺主體架構,透過機關挪移,避免場景更換之時間延宕。而為營造蘭若寺之深奧幽微,採用靛藍色燈光,伴隨著茫茫妖霧,強化劇場內之真實感受。劇場設計新穎,巧妙結合情節,尤其在慾望被揭露時,將內心慾望以影像投射,成功補獲了觀眾目光,讓劇情流暢而明晰,補足了抽象思維。《蘭若寺》有著電影般的華麗舞臺,雖滿足觀眾之耳目,卻淡化了傳統戲曲身段技藝。當劇場不斷融入現代科技元素,如何顧及傳統戲曲之「劇」與「藝」,新編劇是「觀劇」還是「觀藝」?如何讓「現代」與「傳統」之跨界展演融合更為緊密,已然是臺灣傳統戲曲當前最重要之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