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臺灣戲劇(曲)新景觀 -「跨界與創新」青年學者學術論文摘要

第三屆臺灣戲劇(曲)新景觀 -「跨界與創新」青年學者學術論文摘要

  • 2019-03-16

 

第三屆臺灣戲劇(曲)新景觀 —「跨界與創新」青年學者學術論文研討會

論文發表人、題目、摘要 (按發表順序排列)

 

發表人:陳伊婷

學經歷: 現任中華戲劇學會秘書長/專欄藝評人;臺北市立大學 / 元智大學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 兼任助理教授 ; 亞太教育訓練培訓顧問、主編

論文題目:〈YES.AND即興劇之團隊創意管理應用〉

摘要:

        「即興」( imporovisation ) 源自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藝術喜劇」,是一種沒有劇本,純肢體呈現的喜劇表演,所有的對白都是依照觀眾當下的反應而隨機創作,重在演員個人的高超表演技藝展現。 直到二十世紀,即興成了導演啟發演員想像力與創造力的排演手段。到了1960年即興在劇場的應用,有了前所未有的翻轉,它打破了西方戲劇兩千多年來一直將劇本奉為圭臬的現況,讓導演、演員從「詮釋型的藝術家」躍升成為表、導、演的獨創藝術。因此即興創作的劇團如雨後春筍般帶動起一股劇場新潮流。

         而「Yes , And」是即興劇應用中,最重要的概念。運用在企業經營上,就是相信別人會支持並發展你的點子和貢獻,而你也必須支持其他人,無論你是否喜歡他們最初的構想。用「對,而且」取代「不,可是」,讓每個人的構想都有了意義。這個法則可以把人們帶到無法預期的新境界,同時也可以改善人際關係和溝通技巧。因而超過30年教授即興技法的派翠西亞.萊恩.麥德森 ( Patricia Ryan Madson )教授才能自信地說:「即興是一種隱喻,一個路徑,一種系統。他是一種每一個人都可以學習的實用方法。」

        近20年來,即興劇從原先的戲劇領域,開始被應用在企業教育訓練的世界,成為許多企業創新的萬靈丹。皮克斯的企業精神正是出自即興劇。本文擬從即興戲劇的概念出發,介紹其精神,一一爬梳現代即興創意練習於企業內部教育訓練的操作手法,並討論其效益。

關鍵字:即興劇 、  即興練習  、 創意  、  管理應用

 

 

 

發表人:黃致凡

學經歷:實踐大學服飾與經營學系兼任講師

論文題目:〈經典劇目當代演繹 -《玩命諾拉》劇場服裝設計的敘事性與觀點詮釋〉

摘要:

        本創作記述旨在討論臺北藝術大學2015冬季公演《玩命諾拉》服裝設計詮釋與過程,本劇由劇中角色-柯洛斯塔擔任敘事者,從敘事者的主觀思維下重新詮釋易卜生《玩偶之家》。從原易卜生《玩偶之家》作者、角色、時代背景分析架構下,由敘事者的主觀思維出發,逐步建構、詮釋轉化成設計圖,再從設計圖實際執行、製作服裝完成本次《玩命諾拉》的服裝設計。

 

 

 

發表人:洪逸柔

學經歷: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論文題目:〈修舊如何如舊—崑劇《西廂記》折子戲的當代復原與捏創〉

摘要:

        折子戲是崑劇藝術的精髓,家門表演的「乾嘉傳統」透過一代代的傳承活躍至今。然亦有部分劇目,傳承脈絡一度中斷,甚至並未形成表演傳統,乃經後世藝人自行捏創,始活躍於場上,並同樣煥發出傳統的精神。本文試以《西廂記》折子為例,探討當代捏創折子戲的手法與原則,觀察創作程度與方向有所不同的三個折子,如何在不同的基礎上「修舊如舊」——《寄柬》雖曾長時間未在舞臺上演出,但當代演員仍曾自老藝人手中學習該折,不僅臺本與曲譜皆有傳統可循,「戲膽」及表演竅門亦得師輩指點。是以其後表演上的重新捏創,實為在乾嘉傳統上創新的成果。《長亭》則自乾嘉以來皆以「全旦行」的方式演出,至近代因不符時代審美趣味而逐漸被淘汰。當代演員將之新捏為生旦抒情折子戲,並未繼承傳統「女亭」的表演路數,但仍汲取了若干乾嘉臺本與表演的精華,以當代審美觀重新打磨表演、再創新局。《猜寄》一折則取材自《北西廂》,該折並未形成「乾嘉臺本」與表演的「乾嘉傳統」。然當代湖南省崑劇團卻在臺本與表演上皆以符合傳統規範的藝術法則創造新的表演內涵,創作幅度較上述二折更大。透過這三個折子的觀察,比較不同院團之間的捏創成果,冀能為當代崑劇折子戲的復原與捏創提供參考方向。

關鍵字  崑劇、折子戲、西廂記、乾嘉傳統、捏戲、修舊如舊

 

 

 

發表人:童柏壽

學經歷: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臺灣京崑劇團行銷經理 /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研究所博士生

論文題目:〈臺灣兒童戲曲的現況與市場發展探析〉

摘要:

        近年來國內表演藝術市場相當活絡且備受重視的觀眾族群,不難發現尤以「親子」或「兒童」為主,從桃園市辦理的「牽手進劇場」、「桃園藝術戶外巡演」、臺北市舉辦的「臺北兒童藝術節」、新北市的「藝術滿城香」、「兒童藝術節」等各縣市以「兒童」為主的表演藝術活動,節目類型大多包含兒童戲劇與兒童戲曲。

        就連臺灣第一批本土培育而成京崑兼擅的專業表演團隊「臺灣京崑劇團」(前身為復興國劇團)目前也是朝向每年製作一檔全新的兒童戲曲作品。由該團隊所製作、搬演的經典兒童戲曲《森林七矮人》改編自格林童話《白雪公主》,但故事的旨趣並不是王子和公主從此過著幸福的日子,而是表達出愛人如己,犧牲奉獻的意涵。本劇曾經榮獲1999年臺北市兒童傳統藝術節【出將入相】優良劇本首獎。演出時,將由京劇中丑角演員,以從小練就的「矮子功」來詮釋劇中的七個小矮人,逗趣活潑的表演,頗具特色!別於一般刻板對戲曲表演的印象。

        過去傳統戲曲常被認為是長輩的休閒娛樂活動,隨著時代的演變,戲曲觀賞市場正在年輕化,各家劇團為創新表演形式絞盡腦力。本文試以探析臺灣兒童戲曲的現況與市場發展,希冀能為傳統戲曲表演開拓新興市場略盡棉薄之力。

關鍵字:兒童戲曲、兒童藝術節、森林七矮人、財神兄弟、藍海策略

 

 

 

發表人:陳佳彬

學經歷: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論文題目:〈真實與創作:李漁園林及其作品中的空間感〉

摘要:

        李漁一生喜愛園林,亦親自造園。本文以李漁的《閒情偶寄》、劇作、小說、詩文等文獻,對園林環境形式與結構佈局要求進行整理,希冀了解李漁對空間感的闡述。

       李漁的戲劇美學不僅以具體的審美實踐指導其創作,亦可幫助我們確立一種富有意趣、充滿娛樂的劇場形式。為了議題的聚焦性,本研究以全面性的視野,對李漁《閒情偶寄》、劇作、小說、詩文等文獻進行鳥瞰,並從地景書寫與空間圖像進行深論。

        研究側重於李漁園林空間及空間感創作觀念的建立,對李漁的理論及作品進行深入挖掘。經由深入比勘、考察和分析,應可比較全面了解李漁的空間感,包括其園林空間設計及空間在其創作上的表現。

關鍵詞:李漁、《笠翁十種曲》、園林景觀、空間感

 

 

 

發表人:陳苡霖

學經歷:國立臺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

論文題目:〈脱胎換骨-論粵劇《帝女花》對《桃花扇》傳奇及其改編之元素轉化〉

摘要:

        粵劇《帝女花》儼然如粵劇的代名詞,此劇為唐滌生於1957年所撰的新編劇目。節目冊上標示「根據清黃韻珊原著戲曲改編又一部具有文學價值新粵劇」。然而兩劇之間,除前段核心情節相似(即崇禎殺女、公主復甦)之外,其登場人物、場景設定至主題內涵亦差異甚巨。

  依據五十年代的古典戲曲資料的流通狀況,唐滌生對於《帝女花》傳奇可能只是聞其名,未見其形。在粵劇《帝女花》的節目冊中沒有引錄一支傳奇曲文,對傳奇的齣目也未曾提起,跟他在其他改編劇目的節目冊處理全然不同。唐滌生在節目冊中曾表示改編時「僅得是斷簡殘篇」,或許些並不是原著文字的一鱗半爪,而是他者對原著的記錄而已。

  粵劇《帝女花》與《帝女花》傳奇,關係成疑,卻不代表那些與傳奇迥異的情節和人物形象都是唐滌生憑空創造出來。原著不存,便假借他山之石。在眾多明末題材的書寫中,《桃花扇》傳奇是最易著手的。唐滌生除了把《桃花扇》的曲文化用於粵劇板腔,更把侯李的離合轉變成公主駙馬的亂世因緣。此外,唐滌生還可能參照了歐陽予倩對《桃花扇》的改編及評論來形塑人物形象。

 

 

 

發表人:王祥穎

學經歷: 南華大學文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論文題目:〈晚清戲曲家洪炳文之寓言劇創作手法研究〉

摘要:

        洪炳文(1848~1918)是中國近代戲劇大家,著作等身,是在當時既能兼顧儒學又能接受西方知識的學者之一。他有不少的戲劇創作具備著愛國主義與民族主義的特質,使他在戲曲寫作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與特色。本文將洪炳文所發表相關寓言戲曲著作《警黃鐘》、《後南柯》、《秋海棠》等三部作品,運用布萊希特戲曲理論來解讀之,藉由布氏理論之史詩劇場、陌生化(疏離效果),以及理性觀眾等相關內涵,檢視洪炳文創作的設計與面向,並提出他的劇作如何能跳脫傳統方式,達成一個在劇場上具有濃厚教育意涵並具有社會實踐意義的戲劇設計。

 

 

 

發表人:游富凱

學經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中華戲劇學會專欄藝評人、《PAR表演藝術》約聘編輯。

論文題目:〈過渡時代下的舊劇改革新方向—歐陽予倩「新歌劇」理念初探〉

摘要:

        1929年2月,話劇、舊劇兩棲的歐陽予倩,在廣州主持「廣東戲劇研究所」,他在研究所刊物《戲劇》雜誌上,發表〈戲劇改革之理論與實際〉一文,並在文章中正式提出,建設中國「新歌劇」的理念主張。所謂「新歌劇」是指20年代以來,在西方戲劇的比較視野下,當時許多戲劇家如宋春舫、田漢、歐陽予倩、趙太侔等人,將舊劇視作「歌劇」,一方面以此作為舊劇改革的基本方向,並建構「國劇」和「新歌劇」的論述;另一方面,「歌劇」話語的引入,也拓展了新、舊二元思維下的戲劇論爭,提供中國戲劇發展的另一種可能。

        本文將透過史料爬梳返回歷史語境,首先考察20年代的舊劇改革,是如何與「歌劇」話語融合;其次,將透過歐陽予倩的舊劇改革理念實踐,考察其「歌劇」思路是如何形成?最後,藉由新歌劇理念的主張及實際作品創作,嘗試總結歐陽予倩「新歌劇」作品的戲劇特色與美學風格。

關鍵字:歐陽予倩、舊劇改革、新歌劇、國劇運動、《梁紅玉》

 

 

 

發表人:劉心慧

學經歷:中央大學/臺灣警察專科學校 兼任助理教授;中華戲劇學會專欄藝評人

論文題目:〈論海派文化對上海崑劇之影響〉

摘要:

        自鴉片戰爭結束後,南京條約簽訂起,上海正式開埠,自此迅速現代化,短短數十年間,變身成為國際貿易中心;來自世界各國的各色人種,不同文化往來流動不計其數,因此發展出有別於中國傳統,及其他地區的特殊文化——即海派文化。商業帶動經濟,經濟又帶動娛樂,在經濟發達的同時,上海因租界營造的安逸環境,取代了蘇州成為崑劇演出的中心,繼而也成為中國南方戲曲活動的重鎮;崑曲於是在這各國人士雜沓往來,各種文化藝術大雜燴的所在,展開起伏萬變的歷史。

  「海派」一詞,對近代中國影響極鉅,在美術,音樂,文學,戲劇,戲曲各方面皆然。「海派」囊括了不同一般的地域性及時間性,造就了一個特殊的場域,醞釀出特殊的文化,其中海派京劇與崑劇的關聯最深,京劇南下後,於光緒末年由潘月樵、夏月潤等人開始,編排了身段誇張強烈,唱功靈活多變,劇目取材新穎、情節性強及舞台造景絢麗的新編劇目,這樣的新編劇目擅場當時,與外來的娛樂文化交互輝映。崑劇在有別於傳統的大環境中,發展出什麼樣的面貌,對後世崑劇的發展又產生什麼影響。

 

 

 

發表人:張元昆

學經歷: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戲曲組)博士生

論文題目:〈清代傳奇《陛見》至現今崑腔《卸甲》演出流變與曲牌使用〉

摘要:

        傳奇《十醋記》《陛見》在流傳演變下,成為崑曲《滿床笏》《卸甲》一折,而在台灣北管扮仙戲當中還可見到其《卸甲》劇目的演出,另在台灣北管藝人眼中《滿床笏》一劇名也與北管西路戲《打金枝》皆具有吉祥內涵的承襲關係。

        在曲牌的使用上《卸甲》一折當中使用【仙呂宮】曲牌與【南呂宮】曲牌兩種,則當中【仙呂宮】曲牌【點絳唇】的三支連用,可知此【點絳唇】曲牌於元曲之後,至明清傳奇與崑曲,發展為獨用特殊性曲牌。而【南呂宮】曲牌聯套可以看到於元曲之後,至明清傳奇與崑曲,【南呂宮】曲牌聯套逐漸發展為規格化與穩定性高的曲牌聯套。

        再經由崑曲文本、台灣北管與十三音《典型俱在》《卸甲》曲牌曲詞比對後,各有著新發現。《俗文學叢刊》崑曲《卸甲封王郭子儀》(五)【八轉貨郎】與《崑曲大全》中《封王》一折【九轉貨郎】曲詞內容相同。從兩文本抄寫與成書時間來看有著疑似密切傳抄與承襲上的關係;台灣十三音《典型俱在》【七支七轉】與梨春園北管【鳳棲梧】來由,經《俗文學》中的線索可得知【七支七轉】與【鳳棲梧】兩曲名來由屬《北餞》【後庭花】內容,其曲牌為音樂演奏使用曲牌,用於舞台人物換場的調度使用之過場音樂。

 

 

 

發表人:王于菁

學經歷:紐約大學 (New York University) 表演研究研究所碩士、國立臺灣大學 戲劇研究所 碩士

論文題目:〈從中西表演論探索崑劇表演的重要元素〉

摘要:

         本篇論文將以表演者的創作途徑為出發點,探索演員如何掌握崑劇表演中的重要元素,在排練的過程和表演的當下進行轉換,進而形之於外,成為場上的演出。

        本文討論的途徑有二:在理論基礎方面,將擷取並轉化西方表演理論中適切的觀點,嵌合進中國戲曲的表演論述之中,在兩相鎔鑄下,剖析崑劇表演的方法;於實務經驗方面,則以幾位崑劇表演名家的訪談為主,輔以筆者自身學習經驗的反芻,討論落實在表演上的運用方式。

        由於崑劇的表演元素頗多,本文此次的討論將主要聚焦於以下三個面向,以期能作為此一研究方向的開端。

        首先,是演員和角色之間的關係。戲曲中,演員和角色之間究竟是即是離,一向備受討論、各有定見。本文將探討演員看待角色、塑造角色的方法,從中梳理演員與角色之間的關係究竟是交融、疏離抑或是有其他的可能性。

         接著則是從外在的表現手法切入,探討演員如何藉助崑曲中有形乃至於無形的音樂性,形成自身表演的節奏,而這個節奏不僅是聲音上的(唱念)、身體上的(做),更是屬於整體表演(表)的範疇。

        最後,文中將深入討論的則是表演中相當重要的一環——表演者與他者的交流,而這又可分為幾個方向,一則是角色與角色之間的交流,一則是演員和觀眾之間的交流,在兩方/三方的交流往復中,終而形成了場上的流動、表演的生動。

 

 

 

發表人:柯香君

學經歷: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專任副教授/中華戲劇學會專欄藝評人

論文題目:〈南管戲《郭華》之文化版本考述〉

摘要:

        郭華與王月英」本事出自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買粉兒》。歷代之改寫與編演,證明「郭華與王月英」為民間百姓喜聞樂見之故事,因此於演述過程中,必定相互承襲與創新。改編不僅是作者主觀增演,亦因地域風俗與觀眾群體,造成情節變異。在「胭脂故事」發展脈絡中,南戲部分僅存殘曲,因此無法確認南管《郭華》與南戲《王月英留鞋記》之直接關係。然而歷代相關劇情之演繹,讓南管《郭華》具有泉州文化之特質,這不僅是地域性所造成之演變,同時亦深受歷代文本傳播之時空影響。

        本文將以南管「小梨園」《郭華》為探討主體,深入較析「胭脂故事」之原型及其相關作品之異同。首先,就現有「胭脂故事」進行考述,從不同的文學體裁形式,了解「胭脂故事」於歷代演化之情形;其次,針對南管戲《郭華》之「曲文賓白」、「關目情節」等,詳實比對與其他文類,以及聲腔劇種間之承繼與創新,一方面藉以釐清「南管戲」與「宋元南戲」之關係淵源,另一方面則詳實探討地方戲曲「地域性」之文化特質;最後,重新建構南管戲在地方聲腔演化過程中之地位與價值。

關鍵詞:南管戲、郭華、留鞋記、胭脂記、文化演繹

 

 

 

發表人:李佳陵

學經歷: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生

論文題目:〈從《暗戀桃花源》到《蓬萊》—臺灣現代戲劇中的國族寓言探析〉

摘要:

        現今,臺灣與中國之間關係複雜,並非單純的敵或友。然而,臺灣人對兩岸關係的看法是有變化的。

        根據國族寓言理論 與《知識分子論》 ,知識份子所創作出的文本可以反映時事與當時社會狀況。從富含兩岸族群寓言的《暗戀桃花源》於1986年首演,至李易修編導在 2008年、2016年以自身創意相繼創作出《大神魃》與《蓬萊》,這三十年間,知識分子的作品中出現不同的國族寓言。

        從這些文本中可以發現,寓言的變遷不只代表居住在臺灣的人們從拘泥兩岸關聯,轉變成專注於觀察臺灣社會,勸戒人們經營臺灣。也代表著,現在居住於臺灣這塊土地上的人,不再認為自己是皇民,也不認為養育自己的是中國的土地,而是認同臺灣孕育自己,進而希望它不受侵犯,希望可以解決在臺灣發生的種種問題。

        確實,臺灣和中國的關係緊張,但已經發生在人們身上的故事不會因此改寫,歷史有助於我們了解兩岸關係轉變的過程。而透過探析近年來舞台劇的國族寓言,也可以知道在這三十年間,臺灣人對於兩岸議題的態度轉變,也可以理解臺灣人建構屬於自身族群認同的過程。

關鍵字:國族寓言、暗戀桃花源、蓬萊、人間孤兒、戲劇

 

 

 

發表人:盧盈妤

學經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南管樂兼任講師

論文題目:〈1950~1960年代臺灣七子戲的傳承與發展〉

摘要:

        清領時期,語言是臺灣移墾社會中重要的劇種辨識因素之一,七子戲也因渡臺之泉漳移民比例較高,而成為當時臺灣較常見之劇種。日治時期,商業劇場支持了戲曲發展在觀演供需方面的持續性,也提供了庶民娛樂審美的實現空間,這樣的時空條件,更加凸顯劇種本質,以及其是否具備商業性格以面對現代化劇場的演劇環境變化。相對於清領時期,日治時期劇種之間的競爭樣態轉為時間壓縮式的變化進程,職業七子班不得不紛紛轉型,終究不敵社會風尚轉變而逐漸萎縮,以至於消失。

        戰後,曾有幾次的臺灣七子戲傳習活動,包含日治時期著名的金寶興七子班旦角演員徐祥,於1950年代先後受聘於臺中新錦珠劇團、臺南興南社教戲。而著名的「十三金釵」在徐祥與泉州李祥石的教學下,於1965年前往菲律賓華光戲院公演。1977年李祥石再度受菲律賓邀請,來臺招募團員至菲律賓公演,同行的包含「十三金釵」的吳素霞及幾位南管絃友。

        筆者期透過上述由本地七子戲背景的徐祥擔任教學之七子戲傳習活動,進而梳理臺灣七子戲傳承脈絡,瞭解臺灣七子戲當今得以持續發展之歷史淵源,以及南管音樂文化樣態,同時,關照臺灣於戰後與菲律賓南管文化圈交流狀況,試圖建立南管音樂與戲曲在時間縱軸與地域橫向之發展網絡,供予學界進行相關研究之參照。

關鍵字:七子戲、徐祥、李祥石、十三金釵、南聲社

 

 

 

發表人:吳佩熏

學經歷:臺灣戲曲學院戲曲音樂學系兼任講師

論文題目:〈劉克莊詠劇詩中的江西景觀〉

 

摘要:

         從戲曲史的角度考察,宋代文人與演劇活動的交集日益頻繁,趙山林有〈宋代文人與戲劇關係略論〉,勾勒宋代文獻中的戲劇成份。特別是山陰陸游、蘇州范成大及福建嚴粲、劉克莊的詠劇詩,一方面呼應南宋詩人地域分布的三大區塊:江浙地區、江西地區和八閩地區,二方面可從詠劇詩補充我們對南戲流播東南省份的認識;上舉文人,以劉後山的詠劇詩數量最多,故王耀華有〈從劉克莊詩作看宋代福建的戲曲〉。筆者檢閱後山詩作及生卒年譜,後山因宋代特有的「祠祿制度」,長年奉祠里居,留下許風土民情的詩文創作,詩歌中的莆田演劇記載,成為南宋戲曲史的重要材料。其中,〈觀社行〉由五首長篇的七言古詩組成,《福建戲史錄》、王耀華及趙山林皆認為〈觀社行〉、〈再和〉、〈三和〉反映福建社火中的戲劇景況;然而筆者從程章燦《劉克莊年譜》、辛更儒《劉克莊集箋校》的詩作繫年,認為〈觀社行〉的時空背景有待商榷,合理推斷應於淳祐五年(1245),劉克莊江東提刑到任(今江西鄱陽),受劉世南的邀約觀覽江西社日的娛樂活動,且唱和王邁詩韻所寫下的觀劇詩。故本文以〈劉克莊詠劇詩中的閩贛景觀〉為題,析理出後山詠劇詩的涵蓋區域不僅只福建風俗,還反映南宋時期江西的演劇景觀。

 

 

 

發表人:葉嘉中

學經歷: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論文題目:〈文化創意產業思維下的臺灣歌仔戲〉

摘要:

        文化創意產業是現今臺灣文化界炙手可熱的議題,舉凡相關的文化範疇都與此有關,而臺灣歌仔戲亦為臺灣底蘊的一環,自然也會受其影響。根據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第三條可知「文化創意產業」定義為:「源自創意或文化積累,透過智慧財產之形成及運用,具有創造財富與就業機會之潛力,並促進全民美學素養……。」另加上文化部將其範疇細分為「視覺藝術產業」、「音樂及表演藝術產業」……等十六類,在此十六類中亦有詳細內容及範圍的說明。在此前提之下,臺灣歌仔戲應有明確的範疇可依循,但仔細檢視文化創意產業思維下的臺灣歌仔戲發展又似乎難以跳脫過度商業化的迷思。

        或許,藝術、產業與商業的關係有時是必須相互依存的,然而在要求藝術品質與文化底蘊的前提之下,發展出屬於臺灣歌仔戲自我獨特的文化創意產業則是必要的策略。而這便是此單篇論文的初衷。

        本單篇論文共分為「前言」、「SWOT分析」、「行銷策略」、「未來展望」與「結語」五個章節,試圖透過這些面向替文化創意產業思維下的臺灣歌仔戲提拱檢視與反思的機會。因藝術與產業是可以結合的,且唯有兼容創意與美學,才算是成功的文化創意產業。如此臺灣歌仔戲的才能開拓更廣大的市場。

關鍵字:臺灣歌仔戲、文化創意產業、SWOT分析

 

 

 

發表人:陳勁甫

學經歷: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講師

論文題目: 〈腐女子觀眾的劇場閱讀—從《新社員》現象談起〉

摘要:

        本文以新類型的劇場觀眾—腐女子族群,作為主要討論對象。以簡政珍提出的「第三種觀眾」(即「感動/感同身受」)論述作為切入視角。首先交代了在《新社員》以前,腐女子觀眾與劇場的微妙關係;接著,再梳理出關於腐女子觀眾如何對《新社員》產生「感同身受」的想法;以及,劇團用動漫文化/腐文化作為創作的主體與內涵,試圖感動腐女子觀眾。最後,再從第三種觀眾「知」的展現,回去探究腐女子觀眾。不難發現,腐女子觀眾各式各樣面對《新社員》所進行的二次創作,不僅正是「知」的展現,更是豐滿的填補了閱讀劇場文本時所產生的空隙。本文首先肯定「腐女子觀眾」之於臺灣劇場的特別意義與價值,在於腐女子觀眾以新類型的劇場觀眾之姿,正式於台灣劇場史上的現身。此外,則是臺灣劇場與同人文化的相互碰撞與精彩的交流激盪。